音樂 幼兒教育 隨筆
音樂教學法:From Sound to Symbol

音樂教學法:From Sound to Symbol

2021年4月2日

音樂教學法:From Sound to Symbol

學音樂當然離唔開要學睇譜,不過如果小朋友好細個的話,又未必一定要由睇譜開始,喺音樂上叫「Sound before Symbol Approach」。

其實學彈琴(或者任何一種樂器)同小朋友初初開始學講嘢係好類似嘅。當小朋友一歲半開始牙牙學語時,教佢講嘢時,都係大人講,小朋友模仿,呢個係「Sound」。到小朋友再大啲,開始認字嘅時候,個字就係「Symbol」。From Sound to Symbol 就係先學聲音,再將個聲associate去個符號度。我諗無任何一個父母會期望小朋友開始識講嘢時就同時認到字?所以學音樂都係,小朋友唔係唔學睇譜,只係有先後次序。

大部分小朋友嘅學習模式都係模仿(越細嘅就越靠呢種方式學習),所以通常我教初學者(尤其係年紀較細嘅小朋友)都會有多啲示範,一來要令佢認識樂器聲音,二來就係訓練音感。到佢學到咁上下,就要佢自己搵音,自己研究下首歌係點樣,而呢個過程係需要一啲想像力。如果想小朋友演奏出嚟嘅音樂係有畫面,首先演奏者本身一路演奏時自己個腦都要有畫面,所以「想像力」嘅訓練係學音樂嘅過程係不可或缺嘅,所以如果小朋友一路學上去,學嘅唔單單係首歌嘅音點彈,更重要嘅人音樂嘅理解同表達,亦係點解大學音樂系點都讀音樂歷史,又或者你會聽過啲人講笑咁話「今晚要同貝多芬傾下計」、「陣間要莫札特上身」

所以,如果你小朋友好似淨係鍾意背譜,你都唔需要太擔心,因為當佢學音樂嘅年資越耐,佢慢慢就會associate到彈出嚟嘅音同譜上面嘅音,當然呢個過程都需要老師嘅教導同協助,正如學識認字同寫字都係需要時間一樣。

翁瑋瑜小姐

本中心總監具備心理學學士及音樂系碩士資歷,並為香港教育局的註冊教師,對觀察兒童的行為及反應有豐富經驗。

總監透過觀察小朋友對不同樂器的反應,向家長提供選擇樂器的專業意見,對小朋友培養音樂興趣自然事半功倍!

總監翁瑋瑜